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64章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咱们现在的日子。”

阿朝双手捧着香,对着土丘深深鞠躬,将香插在石炉里,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:“爹,娘,我现在过得很好,夫子待我很好,你们不用担心。以前每年清明,我只能在河边或是僻静的地方给你们烧纸钱,往后我就能常来这里看你们了,还能给你们带你们喜欢的东西。”

谢临洲轻轻拍着他的背,帮他擦去眼泪,对着土丘轻声道:“岳父岳母,我是临洲,往后我会好好照顾阿朝,每年都陪他来看你们,让他再也不用孤单。”

说着,他从祭品篮里取出那本《论语》,放在土丘前:“岳父,这是您常读的书,阿朝给你买来了,待会烧过去,您在这边也能像从前一样,没事翻两页。”

阿朝看着谢临洲细心的模样,心里暖融融的,伸手握住他的手:“夫子,谢谢你。”

谢临洲回握住他的手,指尖轻轻蹭了蹭他的掌心:“跟我还说什么谢。”

两人一起烧了纸钱,将纸扎的衣物一一摆好,阿朝还特意将娘亲绣的平安符放在土丘旁,轻声道:“娘,这是您给我绣的平安符,我带过来给您看看,我一直戴着,平平安安的。”

阳光照在两人身上,溪水在旁边潺潺流淌,偶尔有鸟儿落在桃树苗上,叽叽喳喳地叫着,竟驱散了几分悲伤。

阿朝站起身,最后看了眼土丘,在心里说:“爹,娘,我下次再来看你们,到时候桃树该开花了,你们就能看见好看的桃花了。”

谢临洲牵着他的手往马车方向走,阿朝的脚步轻快了许多。

从城郊衣冠冢回来后,夫夫二人换了身衣裳,请了京都有名的木工匠人,选用质地坚硬的楠木,为阿朝爹娘制作牌位。

动工前,阿朝握着笔,指尖虽有些颤抖,一笔一画写下的爹娘的名字。他记不得爹娘的生辰八字,只记得名字。

“工匠说楠木能防潮防虫,能放许多年。”谢临洲站在一旁,看着阿朝写完,轻轻抚平他皱起的眉,“等牌位做好,咱们选个吉日,亲自去城郊将爹娘‘请’回家,往后他们就能跟咱们住在一起,再也不用待在外面受风吹雨淋了。”

阿朝点头,将写好名字的宣纸小心收好,眼底满是期待:“好,到时候在供桌上放些大家伙都爱吃的,爹娘瞧到了定然高兴。”

两日后,牌位如期做好。

楠木打磨得光滑温润,正面刻着阿朝爹娘的名字,字体是谢临洲特意选的端正楷书,还请工匠在边缘刻了淡淡的缠枝莲纹样,既庄重又不失雅致。

谢临洲亲自去工匠铺取回牌位,用柔软的锦缎仔细裹好,捧在怀里时,脚步都放得格外轻。

归家时,阿朝早已在府门口等候。

他穿着一身素色长衫,手里提着提前备好的香烛,见谢临洲回来,连忙迎上前,目光落在锦缎包裹的牌位上,呼吸都放轻了几分:“回来了?路上没磕碰着吧?”

“放心,一直小心护着。”谢临洲笑着点头,伸手牵过他的手,“咱们现在就去祠堂,把爹娘的牌位安置好。”

两人并肩往祠堂走,府里的下人早已将祠堂打扫干净,供桌也擦拭得一尘不染。

谢临洲先将锦缎轻轻掀开,露出楠木牌位,阿朝立刻点燃香烛,插在供桌前的香炉里,青烟袅袅升起,为肃穆的祠堂添了几分暖意。

“爹,娘,咱们回家了。”阿朝轻声说,声音带着几分哽咽,却满是安稳。

谢临洲双手捧着牌位,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供桌左侧与自己祖父母的牌位并排,位置恰好对着门口,既能看见祠堂的全貌,也像是能随时瞧见家里的动静。

“岳父岳母,往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。”谢临洲对着牌位深深鞠躬,语气恭敬,“我会好好照顾阿朝,家里的事也会时常跟你们说说,你们放心。”

阿朝也跟着鞠躬,随后将提前准备的贡品全都放在供桌之上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