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旻殊曾在网上阅读过另一种心理现象,叫作“吊桥效应”。
吊桥效应是指在紧张或刺激的情境下,人们容易将生理反应误认为对身边人的吸引力,从而产生情感。
在极端经历的情绪中,人会误以为这种心跳加速是对吊桥上的另一个人产生的心动,但其实不是,只是因为那座吊桥上只有那一个人。
她后知后觉地认同,吊桥效应用来概括她和时近越那段关系的开始,再恰当不过。
跨年夜的伦敦眼附近有烟花大会。
烟花大会的票不难订,黎旻殊和几个室友便邀约一起去。
节日的伦敦格外热闹,到处都是华丽的装饰,大雪下得很密,天使灯点亮了,满城繁华,人影憧憧,多少驱散了在外游子的寂寞。
丁玲凌化了隆重的妆容,执意要在雪夜亮灯的大本钟前拍下浪漫的人生照片,庄梓莹举着相机给她拍摄,两人磨蹭许久,背景人流太多,还是没拍出想要的效果。
“咱们快点去河边占个好位置吧,等会儿人更多。”黎旻殊提议道。
泰晤士河边的视野开阔,烟花燃放时才能看到更美的景色。
丁玲凌嘟着嘴,对于没拍出照片很是沮丧,梁乔曼便提议:“那我和旻殊先去占位置,往前面那个方向,你们等会儿再过来。”
大家都没有异议,黎旻殊便拉着梁乔曼的手,踩着积雪,往河边挤过去。
她们来得早,占了个好位置,唯一的问题是等待时间很久,两人便百无聊赖地趴在栏杆上聊天,一面看起了沿河的游乐园,圣诞集市里搭建了简易的海盗船和旋转木马,很多人正在排队,海盗船上不乏有恐高的人正在尖叫,和河边欢谈饮酒的笑声交织在一起。
等得久了,离零点还有不到半小时,黎旻殊却突然感觉尿急,只好四处张望,寻找厕所,望见游乐园和集市的后面有一个临时卫生间,便急匆匆想去。
梁乔曼提醒道:“你快去快回啊,别错过烟花了!”
黎旻殊捂着小腹,连连点头。
解决完生理需求,黎旻殊长舒一口气,走回河边的路上,她想打开手机给家人朋友发送一条跨年祝福,却发现因为人群聚集的缘故,手机没有信号。
“伦敦这破网真是……”
她低头看着转圈圈的消息,不免感叹,人群涌动间,她的肩膀不慎撞上了一个高大的男人,她条件反射地抬头,想说一句“rry”,却发现被她撞上的男人一脸鄙夷。
这是个欧洲白人男性,带着黑色兜帽,手里拎着一瓶啤酒,微胖的壮实身材,看着年龄不大,但却对她竖起了中指,嘴里骂骂咧咧:“fuckgchese,gobacktoyouruntry!(去你妈的中国人,滚回你的国家去!)”
这是典型的种族歧视者,黎旻殊在网上刷到过很多这样的案例,但现实中遇到还是第一回,她难掩怒意,有样学样,也竖起中指比了回去,生平第一次说了英文粗话:“youfuckgracist!(你这个该死的种族主义者!)”
但这个欧洲白男明显没有被她吓退,反而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,他往前走了一步,似乎试图提起她的领子质问。
怎么不像网上帖子说的那样,种族歧视者不都是欺软怕硬的吗?怎么她学网上的案例回骂,反而激起了他更激烈的情绪。
黎旻殊往后退了两步,她的理智回炉,才嗅到这人身上酒气冲天,定是喝多了,她开始后怕,脑子迅速计算逃跑路线。
但这个欧洲白男明显失去了理智,他伸手揪住了她的毛衣领子,手中的啤酒瓶被他甩在了地上,碎片崩溅,引发了周遭几个人的尖叫。
情急之下,黎旻殊想求饶,但实在是书到用时方恨少,除了“rry”之外,她竟然想不出别的英语词汇。
白男将她的领子向上提起,她反手揪住自己的领口防止窒息,脸涨得通红,她看向周边的人想寻求帮助,却见许多人都避而不及,她只好绝望地闭上双眼,认命在这跨年夜悲惨地挨一顿揍了……
眼前的黑暗中,她听见一阵闷哼,随后脖子上的束缚松却了,双脚平稳落了地。
她睁开眼,却见白男面颊受创,倒在了地上,而时近越正站在她面前,他甩着涨红的拳头,撸起两臂的袖子,转头问她:“没事吧?”
她条件反射地摇了摇头。
白男显然不想善罢甘休,他从地上撑起身体,试图回击时近越的脸颊,时近越向她这边侧了侧头,躲开了,顺带握住了她的手臂,将她护在了身后。
“ihavealreadycalledthepolice(我已经报警了)”时近越高声警告他,用手指着河边的维护巡警。
正好河边的巡警注意到这边的骚动,张望过来,白男往地上吐了口唾沫,打算愤愤地离开。
黎旻殊松了一口气,却见侧身离开的白男不死心,不知何时从地上捡了啤酒瓶的碎片,往她脸上扎过来。
紧急时刻她连叫声都